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放管服”改革正是这样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给市场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为高质量发展破除顽瘴痼疾。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稳步推进“证照分离”、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监管方式……一场深刻的“放管服”改革在江城大地激荡,政府部门坚定不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放”字上下功夫:一时“麻烦”换长远“方便”
激发市场活力,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在这一过程中,简政放权是重要前提。
开一家公司,过去需要跑10多个部门,耗时一个多月。现在,我市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登记“容缺受理”等制度,避免企业、市民因不熟悉登记程序和材料而多次跑腿,逐步实现开办企业“进一扇门、一日办结”,最大限度降低大众创业制度性成本。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首批梳理了不予处罚的50项轻微违法行为。通过“有温度的执法”,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
善政必简。类似的一系列举措彰显芜湖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用自身一时的“麻烦”,换取群众长远的“方便”。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精简审批材料、流程,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城通办”营业执照,稳步实施简易注销改革试点,有序承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着力解决企业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
政府权力做“减法”,市场活力有“加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推动“放管服”改革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力,极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培育形成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了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许多高新企业纷纷落户江城,创新创业的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
“管”字上做文章:“把该管的事管好”
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的同时,芜湖“把该管的事管好”,让市场和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健康有序。
“双随机、一公开”是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充分体现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订出台一系列制度方案。
目前,市场监管与综合监管在我市深度融合,不断破解失联市场主体查找、无证无照经营查处、非公党建信息采集等难题。通过“互联网+监管”,强化信用分类监管和跨部门联合惩戒,将840户企业列入异常名录,在市场准入环节拦截失信被执行人任职资格申请106人次。同时,在全省首创特种设备领域“一书一单一报告”制度,即企业负责人对外公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承诺书”,建立企业“特种设备问题隐患自查整改清单”,定期向属地监管部门提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民生领域关乎长远发展大计,是我市监管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市围绕民生等领域立案查处“双打”案件494件、广告违法案件41件、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21件、网络领域案件35件,下发不规范格式合同整改通知书108份。同时,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减税降费专项督察等工作,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服”字上闯新路: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
“放管服”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早在2000年5月,我市成立全省第一家政务服务中心。随后10余年的时间里,各区、县先后成立政务服务中心,部分乡镇、村分别设立为民服务中心和代办点,形成了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从“唯速度”迈向“高质量”,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也成为我市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
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在多场景应用,就是芜湖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如今,全市所有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扫描二维码、人脸识别成功后,即可下载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广泛运用于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的身份认证、股东签名、企业年报、政务服务网登录办事等多种场景。
还有许多具体举措,都顺应了企业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例如,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在业务窗口开设“绿色通道”,为市场主体办理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权登记等融资手续;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在银行办理,在试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企业登记代理服务;积极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加磅礴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