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掌握实时平台动态

您好,欢迎访问 登录 注册
欢迎访问凯密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战疫情,学知识(二)

发布时间: 来源: 皖企微云 点击: 887

政策篇】

ZC06.什么是智能工厂?《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安徽省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智能工厂是指企业的工厂在智能制造5种新模式中,开展一种以上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具备相应模式的关键要素。这五种新模式分别是: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远程运维服务模式。各模式的关键要素为:

(1)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1)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

3)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6)建立车间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2)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1)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

2)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的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0%以上。

3)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5)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6)建立工厂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工艺、生产、检验、物流等各环节之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视化,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3)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1)建有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

2)通过企业间研发系统的协同,实现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

3)通过企业间管理系统、服务支撑系统的协同,实现生产能力与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以及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4)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有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涵盖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

5)针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开展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

6)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持续改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不断优化,企业间、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高度集成,生产制造与服务运维信息高度共享,资源和服务的动态分析与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

(4)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1)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

2)建有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3)建有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

4)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通过持续改进,实现模块化设计方法、个性化定制平台、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5)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1)智能装备/产品配置开放的数据接口,具备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IPv4IPv6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采集并上传设备状态、作业操作、环境情况等数据,并根据远程指令灵活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2)建立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

3)实现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协同与集成。

4)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能够为智能装备/产品的远程诊断提供决策支持,并向用户提出运行维护解决方案。

5)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持续改进,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够与产品形成实时、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

安徽省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

(1)在我省依法注册,具有2年以上独立法人资格,原则上在省经信厅云平台上按时填报数据的规模以上企业。 

(2)企业的工厂在智能制造5种新模式中,开展一种以上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具备相应模式的关键要素(参考《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

(3)企业的工厂通过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在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并持续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4)通过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应用,带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提高;企业智能化发展在本省同行业处领先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ZC07.什么是数字化车间?《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数字化车间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数字化车间是指企业在智能装备广泛应用、车间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配送实现自动、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等智能制造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在本省同行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独立生产单元的车间。

安徽省数字化车间的基本条件:

(1)在我省依法注册,具有2年以上独立法人资格,原则上在省经信厅云平台上按时填报数据的规模以上企业。

(2)作为企业独立生产单元的车间,在智能制造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在本省同行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3)智能装备广泛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产线)数占车间设备台套(产线)数比例不低于50%

(4)车间设备互联互通。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不低于60%

(5)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生产任务指挥调度实现可视化,关键设备能够自动调试修复;车间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基本实现实时调整。

(6)物料配送实现自动。生产过程广泛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

(7)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在关键工序采用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实现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每个批次产品均可通过产品档案进行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ZC08.什么是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申报省“三品”示范企业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答:“三品”行动是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申报省“三品”示范企业的条件是:

①省内注册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企业必须在省经信厅平台上正常报送数据。

②具有持续的“三品”创新能力,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意设计、包装制作、营销模式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有稳定的研发机构和较强的研发投入。

③企业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品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主导产品在该行业领域内影响力较大。

④制定完备的自主品牌发展规划。重视品质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品牌宣传推广费用近3年投入较大。

⑤企业重视生产线技术改造及两化融合建设。生产线技术改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投资力度较大。近3年来未发生过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不良记录。

申报“三品”示范的企业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中高端服装鞋帽、家纺、箱包、丝绸、旅游装备和纪念品等消费品生产企业;

②乳制品、厨卫用品、智能节能家电、数字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照明的生产企业;

③可穿戴智能产品、虚拟现实产品、服务机器人、消费类无人机等智能消费品的生产企业;

④中医养生保健产品、康复辅助器具、休闲健身产品、智慧医疗产品等健康类消费品的生产企业;

⑤医药生产企业;

⑥特色消费品如工艺美术、文房四宝、原产地农产品、功能性饮料或农副产品的生产企业。

ZC09.什么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申报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答: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申报条件是:

①聚焦有限的目标市场,主要从事制造业1-2个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从事2个细分产品市场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特定细分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

细分产品可参照现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的产品分类或行业分类惯例,企业近3年研发上市且无法归入《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的产品视为新产品。

②在相关细分产品市场中,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很高的市场份额,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③生产技术、工艺国际领先,产品质量精良,相关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中国国境内注册,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围内独占许可权利,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的知识产权),主导或参与制定相关业务领域技术标准。

④企业经营业绩优秀,利润率超过同期同行业企业的总体水平。企业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市场前景好。

⑤企业长期专注于瞄准的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从事相关业务领域的时间达到10年或以上,或从事新产品生产经营的时间达到3年或以上。

⑥符合工业强基工程等重点方向,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专用高端产品,以及属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有关产品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⑦制定并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取得良好绩效,公告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建设和培育示范的企业优先考虑。

⑧企业近三年无环境违法记录,企业产品能耗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

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等管理制度。

ZC10.什么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申报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答: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阶段。通过培育和创新发展,能够为名副其实的单项冠军企业。申报条件是:

①聚焦有限的目标市场,主要从事制造业1-2个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从事2个细分产品市场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特定细分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上。

②在相关细分产品市场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5位或国内前2位。

③生产技术、工艺国内领先,产品质量高,相关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企业创新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④企业经营业绩良好,利润水平高于同期一般制造企业的水平。企业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企业的潜力。

⑤长期专注于企业瞄准的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从事相关业务领域的时间达到3年或以上。

⑥符合工业强基工程等重点方向,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专用高端产品,以及属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有关产品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⑦实施系统化品牌培育战略并取得良好绩效,公告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建设和培育的企业优先考虑。

⑧企业近三年无环境违法记录,企业产品能耗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

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等管理制度。

 


【融资篇】

RZ06.企业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目前我国面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有7大市场板块:

(一)信贷市场

信贷市场是提供企业债务融资的主流市场。经营单位主要是各类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目前面向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有4大类:标准信贷产品、票据融资、贸易融资、个金经营贷等。

(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提供企业股权融资和中长期债务资本的场所,也叫直接融资市场。经营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三个功能市场分别是:股票市场、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债券市场。

(三)非银行金融市场

非银行金融市场是连接银行与实体企业,为特定对象提供资金融通的金融服务方式。经营主体有信托投资公司、融资(金融)租赁公司、合同能源管理(EMC)。相应为企业提供三大类融资产品:信托投资、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EMC)。

(四)政策性金融市场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财政出资设立,主要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服务,而采取市场化运营的金融机构。企业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大类:1.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2.财政专项基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方向,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清洁化生产专项基金等。

(五)互联网金融市场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网络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匹配和融通的新兴金融工具。

(六)商业信用市场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基于相互信任,在商品或服务交易中,用商品或货币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七)民间资本市场

民间资本市场是草根出身的主流金融市场补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层部分。可供企业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四类:现代典当、微小金融、民间借贷、内源性融资等。

RZ07.什么是流动资金贷款?什么是固定资产贷款?

答:流动资金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的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周转,或解决临时性、季节性资金需求的本外币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产品,也是授信业务的主要品种,具有贷款期限短、手续较简便、周转性较强、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

固定资产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的用于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建设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分配和利用具有长期影响。相应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具有资金占用量大、周期长、难以变现等特点,因而向来是国家投融资管理体制严格掌握、金融机构从严控制的部分。固定资产贷款品种有:基本建设项目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科技开发项目贷款、基础设施项目贷款、项目融资贷款、企业并购项目贷款等。

RZ08.什么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有哪些主要渠道和方式?

答: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和服务,应向买方收取而未收到的价款。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是流动资产一个科目,属于企业的债权资产。

目前企业可以利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渠道:一是通过商业银行变现,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银行保理、应收账款卖断和供应链融资4种工具。二是通过商业信用市场,利用商业保理、供应链融资、公开市场交易融资工具得以变现。

RZ09.什么是预收账款?如何运用预收账款进行融资?

答:预收账款是指卖方企业按照交易双方约定,向货物(或劳务)买方在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之前预收部分或全部的款项。它是买方向卖方提供的商业信用,也称“后向融资”,属于卖方负债。预收账款融资就是卖方利用买方提供的商业信用筹措短期资金的行为。

传统的预收账款融资的信用形式应用范围较少,一般仅限于市场紧俏商品、生产周期较长、价值量大、资金密集型企业、资源型企业、重型制造业等。IT产业兴起以来,现代服务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手段率先涉足电子货币,利用发行各种电子支付卡片,筹措所需发展资金,从而大大扩展了预收账款融资的范围,但按会计准则,所筹资金仍计入预收账款科目。

RZ10.什么是融资租赁?

答:传统租赁是一种实物借贷行为,即出租人独立将租赁财产交付承租人使用和收益,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业务。租赁的交易标的物(资产或场地)为出租人独立拥有物权的“自有物件”。其特征是“一个标的物、一个租赁合同、两方当事人(承租人、出租人)”的交易,不具有直接融资功能。

根据《融资租赁法(二次修订稿)》对融资租赁的定义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最短租赁期限为1年的交易活动。

金融租赁也是融资租赁,但在我国,融资租赁的主管部门是商务部,金融租赁则属于中国银监会监管范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是经该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融资租赁的主要产品:直租业务、售后回租、委托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厂商租赁等。

 


【质量品牌篇】

PP06.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有哪几个特点?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

(1)以顾客为中心 (2)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3)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 (5)强调持续改进。

PP07.什么是质量成本管理?

答:质量成本管理指企业对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反映、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基本要求是对质量成本进行全员的、全要素的、全过程的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质量成本管理要动员企业各方面的力量,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科学测定质量成本,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正确分析评价,进行质量成本的最优选择,编制质量成本的实施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实加以反映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和控制; 最后根据执行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努力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做到质量成本的全面管理。

PP08.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答: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系统性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引导全员、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质量管理,让各相关方(包括企业、消费者、供应链等)从质量提升中受益。

PP09.什么是QC小组活动?其宗旨是什么?

答:是指在全面质量改善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工作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QC小组活动的宗旨是:(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PP10.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答: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该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是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80多个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